25家上市公司2024H1经营账单与氢电动作
时间: 2024-11-15 15:41:18 | 作者: 行业资讯
目前氢能产业链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在产业布局上有哪些新动作?高工氢能整理出25家涉氢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及他们在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方面的业务动态,以供参考。详情如下(数据均为企业披露信息,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石化(600028)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下降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357亿元,同比增长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纯利润是355.8亿元,同比增长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度增长,达到422.7亿元,同比增长53.4%。
“三桶油”之一的中石化,早在时任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提出的“一基两翼三新”的战略构想下将触角伸向氢能产业。近年,中石化积极培育包括氢能在内的新能源业务,推进充电、加气网络建设和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巩固提升“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网络优势;同时在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规划制氢产量超百万吨;另外也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中石化还通过直接+基金投资双轮驱动的方式投资入股了多家优质氢能公司。
美锦能源(000723)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1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亿元。
美锦能源拥有从煤炭、焦化、天然气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主要围绕氢气的制、储、运、加全产业链为主线展开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氢能板块各项业务稳定推进。园区运营方面,青岛和佛山园区正积极引入产业链配套企业,逐步加强上下游集聚程度,形成协同效应。位于北京大兴的美锦氢能总部基地一期项目正按进度施工,预计2025年6月前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在佛山氢能科技园开展屋顶光伏水电解制氢系统建设,验证以氢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调度方案,探索“源网荷储氢”新模式。下一步,公司将开展制氢加氢一体站及氢车物流运输的协同运营,逐步扩大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融入能源体系。此外,报告期内,美锦能源旗下青岛美锦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各类车型累计上险量457 辆,飞驰科技累计上险量195 辆,合计推广氢车652辆,位居行业首位。
报告期内,美锦能源氢能主要经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同比明显地增长。美锦能源致力于不断地利用其在氢能源全产业链的全面优势,优化整合技术资源,寻求业务发展的新途径,以增强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逐步推动能源革命进程,助力能源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新奥股份(600803)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9.76亿元,同比下降0.29%;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4.80%;扣非净利润19.93亿元,同比增长44.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7亿元,同比下降23.67%;报告期内,新奥股份基本每股盈利为0.82元。
新奥股份是新奥集团旗下公司,其在制氢-氢储运-氢应用方面均有布局:1)制氢方面,自主开发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集成系统,目前已完成 50kW系统模块设计方案;2)氢储运方面,在天然气管道掺氢领域,由下属公司投资建设的江苏某天然气掺氢示范站已完成建设,设计掺氢比例 10%;此外,公司开展纯氢管道业务拓展,打造纯氢管道设计、建造工程能力,上半年首次承接内蒙古某纯氢管道项目可研编制,为公司在纯氢管道工程建设方面奠定基础。(3)氢应用方面,通过自主天然气制氢技术,公司首次进入矿选行业,承接某钢厂 18000 Nm³ /h天然气重整制合成气项目。同期,公司与外部战略合作伙伴在氢基矿相转化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迭代多元制氢解决方案,拓展氢能在低品位贫矿、尾矿提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2024 年上半年,为提升技术开发效率,完善技术能力结构,公司整合创新团队,成立公司级技术与创新中心,加速实现技术对战略的快速承接和规划的高效落地。
兰石重装(603169)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0%,纯利润是6991.17万,较去年同期下滑39.11%,每股盈利0.0535元,所处行业为专用设备。
兰石重装是兰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属一家国有老牌核心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在氢能装备领域,兰石重装布局“制、储、输、用(加)”氢能产业,现已制造质子交换膜电解(PEM)制氢装置、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全系列低中压储氢容器、微通道换热器(PCHE)等产品,是国内少数研制 98Mpa 高压气态系列储氢容器的企业,相关制氢储氢装备已经在绿氢一体化项目中实现推广应用,公司氢能领域相关这类的产品基本涵盖氢能全产业链。
厚普股份(300471)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53.71%;归母净利润亏损2001.91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16.8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31.98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58.1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98.37万元,上年同期为1754.51万元;报告期内,厚普股份基本每股盈利为-0.0495元。
厚普股份是国内加气设备龙头,在氢能应用领域是国内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加氢站、氢制氨醇化工项目、制加氢一体化项目、氢能综合能源站项目工程设计以及 EPC 总承包位居国内领头羊。公司近几年积极开拓氢能相关业务,在制氢、储氢和加注领域发挥集团优势,已具备高电密、大标方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能力,实现了示范性应用。公司同时布局固态储氢技术,现已承接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示范项目,实现了商业化销售。今年,厚普股份旗下公司成都厚普还拟投资1.39亿建设碱性水制氢设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200套碱水制氢装置的年产能。
伟创电气(688698)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23.46%;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25.75%;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30.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2.68万元,上年同期为-3423.3万元;报告期内,伟创电气基本每股盈利为0.64元。
伟创电气是一家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氢能方面,公司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等氢能产业链方面均有布局。上游制氢方面,为满足目前主流碱性电解槽及 PEM 电解槽电源需求,开发了高效率、低谐波的 VHP800 系列直流电源模块、直流电源柜及相关方案;中下游环节,可为氢气压缩及加氢站的电控系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探索新一代SiC驱动技术,推出的SiC控制器在燃料电池系统上提供高稳定性、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电机控制。
禾望电气(603063)2024年半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0.34%,纯利润是1.55亿,较去年同期下滑23.64%,每股盈利0.35元,所处行业为风电设备。
禾望电气专注于电能变换领域,在氢能领域,禾望电气提供 500kW~20MW 的大功率 IGBT 制氢电源产品,可选风冷/水冷、户内式/集装箱式、一级拓扑/二级拓扑等多类型,支持新能源制氢智慧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可搭载 0~1500V 碱性(ALK)或 PEM 电解槽,提供网电制氢、集中式风光储制氢、光伏+网电双电源制氢等多种并网制氢方案,以及交流耦合离网制氢方案、直流耦合离网制氢方案。禾望电气制氢电源产品已在甘肃、陕西、云南等多地成功应用。
中信博(688408)2024年半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3.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73%,纯利润是2.3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35.86%,每股盈利1.72元,净资产收益率是7.91%,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为-8.9810元,销售毛利率为19.37%,所处行业为光伏设备。
中信博是一家以从事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在氢能方面,中信博:1)完成氢能实验室建设;2)知识产权方面:授权专利 3 项(在申 2项)、参与制定 2 项行业标准、发表 SCI 论文 1 篇;3)具备生产 0.1—1000 标方系列化制氢产品能力。其中氢能实验室具备产品测试、材料开发及验证、电极与隔膜等部件的性能、寿命测试能力;制氢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强,具有一定的产品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复神鹰(688295)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下降30.65%;归母净利润2497.34万元,同比下降88.70%;扣非净利润亏损1844.85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9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1.25万元,上年同期为-1.32亿元;报告期内,中复神鹰基本每股盈利为0.03元。
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专注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T700级、T800级碳纤维均已应用在储氢气瓶领域(III 型瓶 、IV 型瓶等),公司在国内储氢气瓶领域已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逐步扩大公司产品在氢能领域的应用,公司已与国内外各主要储氢气瓶厂家产生协同效应并参与了很多项目制的合作。半年报显示,中复神鹰目前在开发一款氢能用高强度高延伸率中模量碳纤维材料,拉伸强度≥6000MPa,拉伸模量≥265GPa,断裂伸长率≥2.2%。该产品现在处于小试阶段,在 70MPa 级Ⅳ型氢气瓶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佛燃能源(002911)发布2024年半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4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43%,纯利润是2.89亿,较去年同期增长5.44%,每股盈利0.2306元,净资产收益率是3.73%,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为0.0758元,销售毛利率为6.39%,所处行业为燃气。
佛燃能源在深耕城市天然气业务的同时,近年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向氢能等清洁能源拓展,并持续开展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能装备制造研发等科技技术攻关。目前,公司已完成 500Nm³/h 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的图纸设计、组装成橇、HAZOP 分析、监检报告等流程,现正在公司场站来安装调试。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提升场站运营效率,报告期内提供加氢服务超过 3.4 千车次,加氢量超过 3.5 万公斤。公司隔膜压缩机业务再次斩获千万级氢能压缩机订单。同时公司重点攻关超高压、超大流量和超高转速隔膜压缩机研发制造,公司自主研发的 90MPa 隔膜压缩机已在高压管网明城 LNG 站开展持续实际应用场景运行测试。
公司目前已组建以十余名博士为核心的 SOFC 专业开发团队,公司与国内知名 SOFC 电堆头部企业及境外知名设计企业展开合作,联合开发的 SOFC 系统样机进入关键阶段。此外,公司联合国内 SOFC 电堆头部企业、清华大学等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项目已获批,公司将在“十四五”期间承担合计1 兆瓦的 SOFC 热电联供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截至 2024 年6月,SOFC 团队已申请专利百余项,取得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雄韬股份(002733)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84亿元;归母纯利润是7182.08万元;扣非归母纯利润是7250.58万元,同比增长4.82%;基本每股盈利0.19元/股。
雄韬股份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企业之一。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另外,公司基于在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多年开发经验,研发推出了氢锂结合产品 —“极致混动130” ,其具备快速响应、可靠性高、寿命长、氢耗低等特点。系统由高倍率锂电与燃料电池并联集成组成氢锂结合系统,通过锂电平峰填谷,优化系统运策略,燃电保持在最优工况稳定输出,实现系统效率达60%,氢耗降低20%。经测算,氢锂结合的49吨重卡百公里氢耗可从12kg 降低到9.4kg。目前产品已处于示范验证阶段。
力源科技(688565)发布2024年半年报。力源科技1-6月营业总收入为1.06亿元。力源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环保水处理领域,目前在燃料电池和氢能领域也已展开布局。燃料电池方面,已形成核心零部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四大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膜电极、电堆检测服务已形成收入,其中膜电极在目标市场获得较大认可,市场接纳度高,客户基础呈现稳固而持续的增长态势,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和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燃料电池应用外,公司还积极向产业上游制氢储能方向不断研究探索,并取得进展。在电解槽方面,作为绿氢生产的核心设备,国内碱性水电解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电解槽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隔膜的国产化进度相对较慢,经公司研发团队长期的技术攻关,公司自主研发的采用新型涂布成膜工艺制成的第三代碱性电解槽复合隔膜可实现量产,可助力电解槽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天能股份(688819)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1-6月营业总收入为216.22亿元,实现4年连续上涨,较去年同期上涨0.30%;归母纯利润是11.94亿元,实现3年连续上涨,较去年同期上涨9.3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8.60亿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较去年同期上涨8.49%。
天能股份在氢燃料电池一直有深入布局,在燃料电池领域,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加快了产品的升级迭代,涵盖了发动机系统、电堆、膜电极等多个核心部件,明显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公司在氢能领域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在贵阳奇瑞万达工厂成功完成了样车联调联试,6月份,搭载天能氢电80kW发动机系统的整车上榜了工信部发布的第384批产品公告。天能氢电研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入选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威孚高科(000581)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4亿元,同比下降7.1%;归母净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0.59%;扣非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17.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8亿元,同比下降18.54%;报告期内,威孚高科基本每股盈利为0.98元。
威孚高科从2018年开始开展氢能业务的规划研究及布局。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构建了电堆核心零部件“一膜两板”关键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了BOP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另外还启动了PEM电解水制氢示范线项目,后面还把储氢纳入业务板块进行重点布局与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金属双极板完成国内客户项目批量交付;节温器、比例阀、电子水泵等 BOP 产品实现多个客户项目定点;PEM 电解水制氢系统装备与部分客户达成在科研示范方面的项目合作。
亿纬锂能(300014)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59亿元;实现净利润21.37亿元;基本每股盈利1.04元。
亿纬锂能已在布局氢能。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已完成 150kW 氢能电池电堆开发,体积功率密度达到 4.0kW/L。另外,亿纬锂能的联营公司亿纬氢能,面向氢能行业大赛道,聚焦于新一代低成本的AEM电解制氢技术。2024年3月其发布了自主开发的全球首台100 kW AEM电解槽产品;5月11日,其国内首套AEM制氢系统发货湖北金泉,正式开启AEM工业化应用。日前,其又刚发布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悟空”制氢系统产品。
潍柴动力(000338)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124.9亿元,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5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51.8%。
潍柴动力在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经营上坚持“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多路线并举,同时依托于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热情参加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全面领跑氢能赛道,开发大功率燃料电池,面向高速干线物流场景,系统功率提升至300kW;加快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最高发电效率超过 60%,热电联产效率超过 90%,累计运行超过 5 万小时,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提供了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全柴动力( 600218)发布2024年半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89亿元,纯利润是4907.04万。
全柴动力是国内主要的四缸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公司旗下布局氢能业务的代表公司是元隽氢能源。元隽氢能源主要是做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模块的自主研发。元隽氢能源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目前已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基础和开发经验,通过实验室测试并对标知名厂家。现在,元隽氢能源处于产品测试验证和试产试销阶段,同时积极协同相关的单位推进相关示范运营工作。
凯立新材(688269)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12亿元,同比下降16.21%;归母净利润4677.61万元,同比下降48.67%;扣非净利润4255.23万元,同比下降52.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19.08万元,同比下降22.56%;报告期内,凯立新材基本每股盈利为0.36元。
凯立新材是西北有色院孵化和控股的公司,做贵金属催化剂的,公司在氢能领域布局的在研项目涉及制氢、储氢和氢能应用。与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相关的“氢能专项”在研项目正处于批量试产/试用推广阶段;与储氢相关的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的在研项目正处于中试优化阶段。
华工科技(000988)发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2亿元,同比增长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7.40%。公司Q2业绩同环比恢复显著,“感知、联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三大核心业务多点开花。华工科技已于前几年开始布局氢能源领域装备,解决了大幅面超薄板高速焊接后出现形变量大、一体化密封等高难度技术问题,公司研发团队率先推出行业首台套金属双极板激光焊接自动化线,获得客户广泛认可。针对氢能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公司以“激光+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赋能行业解决方案,持续迭代氢能金属双极板第三代自动化产线,重点打造碱性电解槽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同时在氢能行业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快产品布局,着力构筑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公司未来将围绕氢能板块持续扩张核心技术研发。
先导智能(300450)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2亿元;归母净利润4.59亿元;扣非净利润4.48亿元;报告期内,先导智能基本每股盈利为0.2932元。先导智能自 2018 年正式进军燃料电池智能装备领域,成立氢能装备事业部,2021 年正式成立子公司氢导智能。氢导智能致力于提供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解决方案,基本的产品包括燃料电池、PEM及碱性电解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及氢能测试设备,核心产品线有PEM膜和GDL 制备生产线、制浆涂布生产线、膜电极封装生产线、电堆、系统组装生产线、测试平台产品线等。
在燃料电池方面,氢导智能已与国内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 PEM 电解槽方面,已和多家有名的公司形成合作。2024 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了第四代MEAR2R 装配产线。通过对工艺环节进行模块化升级,新一代 MEA 装配解决方案可以兼容燃料电池与PEM电解槽膜等多种膜电极的生产需求。
科威尔(688551)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5.54%;实现净利润4185.39万元;基本每股盈利0.50元。科威尔是一家综合性能测试装备公司。在氢能方面,公司布局从用氢端到制氢端的相关测试产品。在用氢环节,公司围绕燃料电池各系统的可靠性展开测试,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检测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检测系统、燃料电池 DC/DC 检测系统、燃料电池空压机检测系统、燃料电池专用直流回馈式电子负载、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检测系统、燃料电池 EIS 检测系统等产品系列,测试对象涵盖各功率等级的电堆、发动机系统及零部件等。在制氢环节,公司已向市场推出功率范围覆盖500W-5MW,兼容ALK、PEM 和AEM的电解槽检测系统等产品系列。报告期内公司氢能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18%。
利元亨(688499)发布2024年半年报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53亿元。利元亨是一家从事高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在氢能方面,公司持续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的整线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实现多个关键工序的技术创新及突破,工艺水平日臻成熟。公司已向国电投成功交付双极板生产装配检测生产线、燃料电池电堆检测装配生产线、中国汽研
海马汽车(000572)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5.96亿元,同比下降64.55%。亏损约1.5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364万元亏损逐步扩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19亿元,同比下降83.83%。今年1~6月,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4589台,同比下降73.27%。
2024年上半年,海马汽车公司根据“降成本、稳经营、提人效”,重点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B端专用纯电动汽车产品研究开发、子公司马邦出行的巡游出租车业务和海外业务。目前,海马汽车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海马7X-H完成产品试验与验证,完成首批25台示范运营车辆生产。同时,海马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项目正式启动。
永安行(603776)发布2024年半年报。半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2.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1.10%,纯利润是-780.24万,较去年同期下滑122.61%,每股盈利-0.03元,净资产收益率为-0.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为0.2703元,销售毛利率为13.45%,所处行业为专业服务。
永安行是一家以绿色低碳环保产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 2018 年布局氢能产业后持续投入研发,建立了氢能自行车设计中心及组装生产线、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及智能化生产线、低压固态储氢研发中心及制造生产线、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研发中心及制造生产线、大功率燃料研发中心等,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同时公司共享氢能自行车系统已经在江苏常州、上海临港、云南丽江、广东肇庆等地运营。公司也在积极布局3kWh-50kWh 的氢储能产品,目前已上市的产品 HESS-300A,是通过太阳能直流电电解水制氢,并直接储存,可实现家用氢气燃气和应急电的供应,其也即将推出家庭版的氢气灶具,以及 500-1000kWh的工业级氢储能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