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变频电源|交流大功率变频电源|60HZ三相变频电源品牌厂家|上海五星体育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86-755-28612366      售后服务:13924598495

上海五星体育频道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参考1)

时间: 2025-03-09 20:25:26 |   作者: 上海五星体育频道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参考1)

  式中:ρ——工件电阻率(Ω•m),μ。——线(H/m).μ——工件磁导率(H/m ),μ——工件相对磁导率,ω——角频率(rad/s ), f——频率(HZ)。

  从上式能够准确的看出,当材料电阻率、相对磁导率给定后,透入深度△仅与频率f平方根成反比,此工件的加热厚度可以方便的通过调节频率来加以控制。频率越高,工件的加热厚度就越薄。这种性质在工业金属热处理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中频感应加热以其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已在熔炼、铸造、弯管、热锻、焊接和表面热处理等行业得到普遍的应用。

  感应电势和发热功率不仅与频率和磁场强弱有关,而且与工件的截面大小、截面形状等有关,还与工件本身的导电、导磁特性等有关。

  集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沿导体截面上的电流分布式部均匀的,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导体的表面层,这种电流集聚的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本文论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采用功率自关断功率器件IGBT,负载频率是开关管工作频率的二倍,间接拓宽了IGBT的使用频率;功率管工作于零电流开关状态,彻底消除了尾部电流引起的关断损耗,理论上可实现零开关损耗;同时采用死区控制策略后,可实现负载阻抗调节。以往一般都会采用晶闸管来实现逆变电路,但是晶闸管关断期反压太低,参数匹配麻烦,输出频率仍然偏低;而采用IGBT后,并让电路工作在电流断续状态下,这样一些问题都得到很好地解决。

  对原理样机的调试根据结果得出,所完成的设计实现了设计任务规定的基本功能。此外,为满足不同器件对功率需要的要求,设计了功率可调。这部分超出了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感应电源按频率范围可分为以下等级:500Hz以下为低频,1-10KHz为中频;20KHz以上为超音频和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发展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紧密关联。1970年浙大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100KW/1KHz晶闸管中频电源以来,国产KGPS系列中频电源已覆盖了中频机组的全部型号。在超音频电源方面,日本在1986年就利用SITH研制出100KW/60KHz的超音频电源,此后日本和西班牙又在1991年相继研制出500KW/50KHz和200KW/50KHz的IGBT超音频电源。国内在超音频领域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但发展非常迅速,1995年浙大研制出50KW/50KHz的IGBT超音频电源,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本溪高频电源设备厂在1996年联合研制出100KW/20KHz的IGBT电源。在高频这一频段可供选择的全控型器件只有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和功率场效应晶闸管(MOSFET),前者是日本研制的3KW~200KW,20KHz~300KHz系列高频电源,后者由欧美采用MOSFET研制成功输出频率为200~300KHz,输出功率为100~400KW的高频电源。与国外相比,国内导体高频电源存在比较大差距,铁岭高频设备厂1993年研制成功80KW/150KHz的SIT高频电源,但由于SIT很少进入国际化流通渠道,整机价格偏高,并没有投入商业运行。现在,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中心设计研制出了5~50KW/100~400KHz高频MOSFET逆变电源。上海宝钢1420冷轧生产线年引进了日本富士公司的71~80KHz,3200KW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逆变电源。

  式中: ——感应电流有效值(安),R——工件电阻(欧),t——时间(秒)。

  这就是感应加热的原理。感应加热与其它的加热方式,如燃气加热,电阻炉加热等不同,它把电能直接送工件内部变成热能,将工件加热。而其他的加热方式是先加热工件表面,然后把热再传导加热内部。

  近邻效应——当两根通有交流电的导体靠得很近时,在互相影响下,两导体中的电流要重新分布。当两根导体流的电流是反方向时,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导体内侧;当两根导体流的电流是同方向时,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导体外侧,此现状称为近邻效应。

  圆环效应:若将交流电通过圆环形线圈时,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线圈导体的内侧,此现状称为圆环效应。

  交变磁场在导体中感应出的电流亦称为涡流。工件中产生的涡流由于集肤效应,沿横截面由表面至中心按指数规律衰减,工程上规定,当涡流强度从表面向内层降低到其数值等于最大涡流强度的1/e(即36.8% ),该处到表面的距离△称为电流透入深度。由于涡流所产生的热量与涡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由表面至芯部热量下降速度要比涡流下降速度快的多,可以认为热量(85~90%)集中在厚度为△的薄层中。透入深度△由下式确定:

  设计中采用的芯片主要是PWM控制器SG3525A和光耦合驱动电路HCPL-316J。设计过程中程充分的利用了SG3525A的控制性能,具有宽的可调工作频率,死区时间可调,具有输入欠电压锁定功能和双路输出电流。由于HCPL-316J具有快的开关速度(500ns),光隔离,故障状态反馈,可配置自动复位、自动关闭等功能,所以最终选择其作为IGBT的驱动。

  感应加热原理为产生交变的电流,由此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如图1.1:

  当交变电流通入感应圈时,感应圈内就会产生交变磁通 ,使感应圈内的工件受到电磁感应电势 。设工件的等效匝数为 。则感应电势:

  感应加热电源就是综合利用这三种效应的设备。在感应线圈中置以金属工件,感应线圈两端加上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 ,在工件中产生感应电流 。此两电流方向相反,情况与两根平行母线流过方向相反的电流相似。当电流 和感应电流 相互靠拢时,线圈和工件表现出邻近效应,结果,电流 集聚在线圈的内侧表面,电流 聚集在工件的外表面。这时线圈本身表现为圆环效应,而工件本身表现为集肤效应。

  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感应加热电源的频率也慢慢地提高,经历了中频、超音频、高频几个阶段。在感应加热电源的应用中,淬火、焊管、焊接等工艺都要求高频率高功率的电源。功率MOSFET虽能实现高频工作,但其电压、电流容量等级低,大功率电源需采用串、并联技术,影响了电源运行的可靠性。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非常容易实现电源高功率化,但在高频情况下,其开关损耗,尤其是IGBT关断时存在的尾部电流,会限制工作频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设计根据设计任务进行了方案设计,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研制了20KW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本设计中感应加热电源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可工作在10 Hz~10 kHz频段。它由整流器、滤波器、和逆变器组成。整流器采用不可控三相全桥式整流电路。滤波器采用两个电解电容和一个电感组成Ⅱ型滤波器滤波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逆变器主要由PWM控制器SG3525A控制四个IGBT的开通和关断,实现DC-AC的转换。

  为满足中小工件加热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线效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该电源具有输出电压低圈匝数少、不需要中频变压器降压、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效率高。

  感应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大范围的应用于金属熔炼、透热、热处理和焊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成为冶金、国防、机械加工等部门及铸、锻和船舶、飞机、汽车制造业等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


上一篇:2025第十届西安国际旅行博览会暨野外日子及露营配备博览会
下一篇:奢侈品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全球公认的顶级十大奢侈品牌mikibobo蝉联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