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5月1日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次海试主要检验测试验证福建舰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第一艘电磁弹射的航母海试,社会化媒体上几乎处在沸腾的状态,各种黑话与新词接连出现,而“核常混合动力”与“增程航母”的讨论似乎正在揭开福建舰的谜一般的两个问题!
福建舰为常规动力早已有定论,尽管央视以及各大官方媒体没有对此说明,因为庞大的排烟口基本已经揭示了这属于常规动力,但仍然有网友认为,常规动力可以与核动力一起为航母提供动力并增加可靠性,然而事实上可能会适得其反!
原因很简单,如果是核常混合,那么维护可能会要了航母半条命,一个是两个动力系统的维护量非常大,会占用大量时间!第二个是因为常规动力航母的维护与核动力航母维护周期会逐渐错开,这会因为大量的维护时间让整艘航母未来大半时间都在维护,这样的航母还能作战?下图是美军统计的关于常规动力与核动力航母之间维护周期的差异:
从上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刚开始两者差不多是同步的,但越往后两者就开始跑偏了:
核动力航母每隔24年~30年(全寿命过半)时左右还要换掉一次核燃料,周期大约为2.5年,也就是30个月,如果一艘航母是核常混合动力的话,核动力与常规动力的维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叠外其他维护是错开的,也就是说一次要维护常规动力,另一次要维护核动力,如此这般,你会发现这艘航母不是在维修就是在维修的路上,作战时间少之又少,这又是何必呢?从这个方面来看,核常混合动力是不划算的,起不到1+12的效果!
然而网友们对核动力依然不死心,认为003航母的主机动力可能是锅炉常规动力,但作为电磁弹射的动力来源必须是核动力,因为电弹耗能太大,没有核动力完全吃不消,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答案是非也!笔者经过计算,电弹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60MW(弹射时间3秒内的平均功率,),但每次弹射间隔有1分钟,与3秒相比,只需要3MW的充电功率即可,即使充电效率只有50%也只需要6MW,如果多备几组电池,那么也只需要12~18MW,一台燃气轮机即可轻松带起来。
从可维护性以及电弹无需长期开机,只需要工作时开机即可,燃气轮机无疑是最合适的,或者两台燃气轮机轮番开机!要是使用核反应堆,想开机快不起来,想关机一时半会还关不掉,这个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这俩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基本就已经很明显了,常规动力,电弹也是常规动力,会让各位失望吗?其实不会,因为常规动力与核动力相比,近海作战几乎就没啥差别,只有全球部署上差别是比较大的,所以各位无需过分担心。
社交媒体上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是把福建舰称为“增程航母”,这个用增程汽车的概念来套用航母也是绝了,但事实上这个话糙理却不糙,因为从这个增程的概念来看,003航母福建舰还真有很大的可能是增程航母!
增程汽车的概念:发动机发电,给电池充电的同时驱动电机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增程航母:船用主机(核动力或者锅炉和燃气轮机常规动力)发电,通过舰载全电推进系统分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电力将提供给主机推进电机,驱动航母前进。
这其实就是船用全电推进的概念,不过舰载全电推进没那么简单,因为在如下几个维度的难度都是数量级差异:
首先是功率,航母主机动辄100兆瓦,200兆瓦,基本就是一个大型电站的功率;其次是电力综合分配:船用主机辅机总共加起来几十台,全部通过微电网并网统一调配,美国人用的是交流电,变换很方便,但各种电源频率与耦合后的谐波处理很困难,并且交流电储能很难,要转直流电,使用时还得逆变成交流电,这事儿已经把美国人逼疯了。最后是使用,直流电源使用很方便,因为各型电子设备其实都用直流电源,特别要用到交流的位置也能够正常的使用IGBC或者SiC转换为交流,
中国的全电推进使用直流电,只有电压要求,没有频率要求,各种电源直接并网,储能十分便捷,所以美国人的舰载交流交流推进系统得推倒重来,建在这个基础上的电磁弹射很是尴尬;中国的舰载直流系统发展顺利,电磁弹射稳定性也要比福特号高得多。
所以各位有没有发现,五一期间网友的讨论正在慢慢逼近真相,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公开更多的信息让大家理解到福建舰更多的秘密。
上一篇:干货!2021年中国印制电路板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对比:鹏鼎控股VS东山精密 谁是中国“PCB之王”?
下一篇:电子厂到底什么部门最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