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C1099集成电路性能与应用
时间: 2025-02-01 04:33:11 | 作者: 变频电源维修
摘要:介绍一种脉宽调制集成电路UPC1099。详细讨论了其内部结构,引脚排列,给出了它的参数限制和在75W直流变换器中的应用技术。
目前国内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直流变换器以75W半砖型的+5V输出最为普遍。它以体积小、散热方便、纹波低、转换效率比较高而得到众多通信设施厂家的认同。这里介绍一种用UPC1099脉宽调制集成电路组成的75W半砖型直流变换电路模块。它的集成电路性能优于其他公司的脉宽调制器。其外围元件少、控制灵活、保护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应用方便,是75W直流变换器最佳选择方案。
脚12为过压关闭端,当输入或输出过压时可控制它闭锁输出,若需要恢复输出必须使脚12的电压降到+2V以下,并且电源重新再启动一次。
脚15、16为振荡频率控制,分别由RT、CT决定。一般CT取100pF~1500pF、RT取3kΩ~51kΩ,其振荡频率控制在50kHz~500kHz内。对于75W变换器中控制
——UPC1099GS为扁平型(FLAT)宽体表贴式(引脚间距1.27)
UPC1099的应用电路很广泛,下面以正激变换器电路为例作一介绍。电路如图2所示。输入电压Vs=36~72V,输出电压Vo=+5V,输出电流Io=0~15A。
图中R1、Q1、R2、Q2、C2、C3、R4为启动开关控制电路,同时Q1可防止启动浪涌电流,由于Q1导通电阻很小,其功耗优于晶闸管和晶体管。Co、L1、C1组成EMI电路,防止变换器对电网干扰。R1、R5、R6、D2、D3、C5、C6、Q3是IC1启动工作电路。在电路通电后,D2稳压管给出15V电压,由R6、Q3、C5给UPC1099供电,使变换器输出。此时P2线所需的大电流。同时IC1的供电电压是固定的。这样其工作的波纹很平稳,输出噪声很小。C10、R15设定工作频率。脉冲信号通过R7、R8控制Q4振荡工作,经P1至S1副边电压整流滤波输出。双肖特基二极管D4作为副边绕组S1的整流二极管。L2为贮能滤波电感。C12、R17组成滤波器,其中C12为片式特质高分子铝电解电容,它的高频特性相当好,优于多层超陶电容和片式钽电容,400kHz下损耗电阻仅为0.09Ω。输出+5V电压经R26、R27取样与IC2比较通过IC3电压控制电路反馈电压加在误差放大器输入脚2,控制脉宽平稳输出。R11、R12、C8作为死区时间设定,C8也是软启动电容。过电流由串接在Q4源极电阻R9检测,信号经限流电阻R10加到IC1过流端脚7进行保护。下面按特色功能作一介绍。1)内部抗干扰吸收网络图2电路中有多处吸收网络以使整个电路功耗降低,噪声干扰小,避免电路自激。R17、
12为变压器原边P1的吸收网络,减小对MOS管反压过冲和开关功耗。R19、R20、C14、C15为变压器副边S1的吸收网络,减小肖特基二极管的冲击和修整波形,使输出噪声降低。R23、C18、R25、C19为吸收补偿网络使反馈相位更易同步,减小自激。R18、C13为输入输出间吸收网络,可降低输出噪声。Co、L1、C1为EMI电路。2)平滑防振网络平滑防振网络主要是保证工作状态下稳定性很高。C1、C
4为输入滤波平滑电容。C2、C3为启动开关滤波电容及启动延迟。C5、C6、C9为IC1的电源滤波和基准电压滤波。C7、C11对于过压过流起平滑作用。R22防止输出过载时IC2电流过小的偏置网络。R32同理。R28、R29防止空载时自激振荡。R24、D5为启动抗冲击保护电路。3)保护电路IC1的脚7为过电流关闭端,当电压达到200mV时,MOS管Q4就会逐渐关断。一旦关断,则脚7电压降到0V。IC
R31取样与IC4比较放大通过IC5反馈至脚12上,使电流经R16升压,当电压为2.4V时,脚9停止输出,电压马上下降。如果要解除过压关闭则电压必须降至2V以下,而且电源要重新再启动(ON/OFF)一次。4)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由脚15、16接的R15、C
T与振荡频率fo的关系5)线)浪涌电流的防止浪涌电流的防止电路由R1、R
、R3、Q1、C2、C3、Q2组成。利用R1对启动电流抑制。R1使48V输入电压的最大启动电流只有4.8A。当C2充电后Q1导通短路R1完成启动。ON/OFF控制端接高电位或悬空为ON,当接低电位(-48V)时即关断变换器。(2)工作电路的启动及参数的选择变换器启动电路包括R5、R
、D2、Q3、D3、C5、C6,其中D3、C6只有在启动后作供电用,启动时并不起作用。当接通电源后,Vs经由R6
、Q3向C5充电。在C5的电压未达到IC1动作电压之前,会有小量的待机电流(ICC)通过UPC1099,大小为0.2mA左右。C5为10μF左右,Vs=48V时,只要0.5s时间就能升到11.5V。电流值为:i=uc5·C
1元件的离散性。(3)IC1软启动功能的实现为了限制启动电流,必须使ton时间慢慢增加,toff时间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导通占空比逐渐增加。同时启动时toff要在某一确定值,即死区时间(Deadtime)之上。IC1的脚1可决定toff的大小,从表1中可知当脚1电压在3.5V以上时toff=100%T
s;2.5V时toff=50%Ts;1.5V时toff=0%Ts。图2中5V参考电压(脚14)经R11、R12分压供给脚1。R11与C8并联,随着C8电容充电逐渐升高,脚1电压逐渐下降,完成软启动过程。经理论计算和实验确定R11为18kΩ,R12为16kΩ,C8为0.2μF。(4)过电流值的设计过电流信号由R9上获得,该信号经R10、C7平滑送至过电流关闭端脚7。R
10×C7的乘积反映了动作的快慢,选择要适当。由于源极电流的峰值与副边输出电流成正比,也和R9上的电压成正比,既电流保护曲线为递减形。以保护电压为0.22V及R9为0.045Ω时,匝数比为8/2,且效率为81%为例:副边的最大输出电流Imax=××0.81=15.84A(3)(5)过电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环节由R16、C
稳定电压由PWM及反馈电压所组成的环路来保证。在启动后,脚9输出脉冲宽度随脚2反馈的电压作微小的同步快速调整。如果输出电压
Vo调回到变化之前的位置上。其计算公式为:Vo=×D×Vs(4)式中:V
s为输入电压。5 75W直流变换器性能及尺寸1)主要电性能主要电性能见表2。表2 +5V75W直流变换器电性能(T
(1)散热片一定要安装在导热较好的散热器上,以保证满载时工作时候的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若不能够满足时可加风冷。
(2)负载比较远时一定要使用遥测端,将其接至负载两端,同时加电容滤除噪声干扰。
通过以上的选择与分析,基本确定UPC1099是75W左右的直流变换器在正激式PWM电路中的最佳选择。同时增加一些元器件可使模块的功能扩大。这里关键性元器件是UPC1099和特质高分子铝电解电容。如果选用更低内阻的MOS管和同步整流可使效率更加高,即可以推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供通讯设备使用。